![]() 抓住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机遇,推动汽车技术研发。这不仅要在资金层面上加大投入,更需要制度层面的设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进行制度上的保障和促进,用上海的优势科技资源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科技研发单位和个人来沪进行新能源汽车相关方面的研究。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关键技术、关键领域的专项研发,加大技术投入和政策扶持。争取掌握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引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发展和走向。 借助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和“互联网+”战略,推动汽车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行业进行探索。一方面,促进汽车制造体系向智能工厂升级,推动生产模式由集中化、中心化、规定配置化向分散、动态配置变化。另一方面,推动汽车产品形态向“智联网”升级。作为新的互联网工具和端口,汽车已成为重要的移动数据终端,成为智能交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智能交通体系,并将其融入智慧城市的功能和建设中去。 以上海汽车和上海电气为龙头,加速构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产品工程开发链。新能源会加大对电的依赖,因此有必要引导龙头企业在智能调度和电力储能上加大投资力度。要为城市建设接入大量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推出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设计相关标准,并在基础设施的电化标准设计上作系统谋划,为上海更大的发展提供前端技术条件。此外,要在推进“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取得更大成效。在政策资助上,可重点支持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等应用模式创新的企业级“工业云”平台。 总之,以智能新能源汽车为抓手,构建本地核心产品链,树立上海智造的“新名片”,对提升上海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